第三百四十八章触发(1 / 2)
皇上并非贤妃说什么,就相信什么的人。
贤妃提出的建议,确实是皇帝消弱李冥锐影响力的好机会,如果鞑子内乱,再加上同蒙古诸部谈判破裂,此时到是一举荡平鞑子的良机。
即便不能消灭大唐帝国的隐患,也会消弱鞑子的实力。
皇帝在心底有异动此时对鞑子用兵,只是在御驾亲征上,他存了几分的犹豫。
并非他不想成为千古圣主,御驾亲征鞑子危险性大,万一出现意外,皇帝怕自己有危险……最为重要得是,皇帝此时不敢再强硬固执的册立贤妃的儿子做太子。
因为宁欣入宫的事情,贤妃以前的身份又被翻了出来。
百官对宁欣入宫要比对贤妃入宫要显得宽容一些,宁欣出身名门清贵之家,不过是臣妻,贤妃呢?最开始是沦落风尘,得天幸伺候先帝,但她却在先帝还在世的时候勾引当今皇帝。
皇帝和贤妃那时可是有母子名分的,这一点让朝臣对贤妃格外的不耻。
贤妃经过个十几年的努力,总算袄了那批看她不顺眼的老臣,谁知她过去的丑事又被人反复的提起,贤妃的名声降到了谷底,所以她迫切希望自己能因为陪伴皇帝剿灭鞑子而恢复声望。
在贤妃看来,鞑子虽强,但无法同国富民强的大唐帝国相比,只要皇帝下定决心同鞑子开战,胜利一定是属于大唐帝国的。
当年大唐差一点被鞑子灭国,还不是因为当时大唐内部党争激烈,还出现了被人唾弃的卖国奸臣。
在当年那么危机的状况下,大唐都挺过来了,如今大唐还需要惧怕鞑子?
贤妃在宫中这些年也不是光顾着争宠的,她对皇帝的情报系统有了些许的渗透,有几个皇帝信任的人欠着贤妃的人情,或是被贤妃收买了。
于是,关于鞑子的动向更过的回报给了皇帝,情报所写的详情同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返回顶部↑ 章节报错(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