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章 讲典故(2 / 2)

加入书签

在《荀子-大略》中记载了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于是后人将其誉为作风正派、品德高尚的男子。

原句是这样的:子夏家贫,衣若县鹑。人曰:“子何不仕?”

曰:“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争利如蚤甲,而丧其掌。   在《诗经-小雅-巷伯》“毛亨传”中也有记载: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

柳下惠死后,葬在柳下村北,紧濒汶水。

汶水就是当今的大汶河,在山东境内,我又向她解释。

周红听的非常入神,点了点头,继续听我讲了起来:因他食采柳下,故姓柳,惠是其谥号。柳下,即今新泰市宫里镇西柳,旧称柳里(柳下惠故里)柳死后,葬于村北汶河北岸,其墓历代都妥为保护。秦统一六国时曾下令:“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杀无赦!”

至清代,墓犹高如山陵,俗称“王坟”至今,柳下祠堂尚存,“和圣故里”、“柳下书堂”古碑依在。

为什么小说中多引用“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典故,来赞扬男子之美德呢?这是有一个典故的:相传有一次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到外地办事,耽搁了出城时间,此时,客店里已住满了客人,他只好到城门下夜宿。不久,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也来到城门下夜宿。柳下惠见那女子衣衫单薄,冻得瑟瑟发抖,害怕她会被冻死,于是用自己的棉衣把她裹在怀里,一直到天亮,都没有发生任何越礼行为。

於是柳下惠就被誉为“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

还有另一个版本的传说是:某年夏天,展获外出访友,途遇大雨,直奔郊外古庙暂避,但一踏进门槛,见一裸体女子正在里面拧衣,展获急忙退出,立于古槐之下,任其暴雨浇淋,全身湿透,也不肯踏进庙门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返回顶部↑ 章节报错(免登录)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