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1 / 2)

加入书签

如今三月春耕已开始,朝廷早已将粮种下发各地,按照往年惯例,农人们已按里正的要求将菽麦之种尽数浸泡,又因先前王上颁发的底肥之法,待种子浸泡至合适的程度,农人在播撒之前,还会再将它们外层裹上一层沤过的熟粪,这样便能多得一道肥力,多收几斗粮食。

如此一来便意味着,若要在现有的田地里,以仙界粮种菜种来取代部分秦国粮种,这些经过特殊处理的秦国粮种就无法再放进粮仓食用,只能白白地浪费掉。

而若要继续播撒秦国之粮种,今岁,便绝不可能得到众人期待中的高产丰收——依照他们的推测,仙种至少亩产两三钟起步啊,比秦国引以为荣的亩产一钟还要高出不少,若能尽快种下,朝廷和百姓皆能多得许多粮食。

可眼下举国庶民尚填不饱肚子,满堂公卿并非不食肉糜之庸臣,谁又能狠下心来,劝君王丢弃精挑细选的秦种,换用高产之仙种?那可是数十万石粮种啊!

日夜盼着多收点粮食的大秦官员门,做梦都没想过:有一□□廷竟会烦恼粮种太多、土地与人手不足,而导致无法顺利耕种!

这一刻,嬴政看着满面愁容的大臣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深刻地理解了“老神仙”那句话——人口,才是列国最宝贵的资源。

拿眼下的困境来说,在数代君王的开拓下,秦国土地之广袤,是列国中仅次于楚国的存在,然而囿于粮食亩产值的低下,只能靠本国农人多种地来提高总产值。

所以在昭襄王时代,秦军占领各国城池后,皆是只收城池、不要城民。因为同样的土地,原本只需一万老秦人铆足了劲耕种,若再新增一万列国之人,还需耗费多养一万人之口粮,所以先前秦国收留六国流民时,诸侯才会觉得他在胡闹。

而现在这批陡然猛增的粮种,让他意识到:在粮食充裕高产的时期,人口越多,才能开垦出越多的土地耕种,如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返回顶部↑ 章节报错(免登录)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