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内门大比(四)(1 / 2)

加入书签

晚晴拿出古琴,席地而坐,拿出扶摇琴,笛声一结束,就弹了一首乌夜啼。但此乌夜啼非南朝大乐师王义庆谱写的那首,而是著名古琴家姚丙炎先生打谱演奏的那首。琴声清旷中暗生幽怨。高亢处有如山空夜寒、鸟啼惊心,低回处好比碧纱如烟、隔窗对语。

晚晴心里有些纳闷,他怎么不合奏呢难道她猜错了

琴声方歇,笛声又起,吹得却是一首梅花三弄。梅花三弄相传是晋朝桓伊所作,后来改编为古琴曲。乐曲名称由来于音乐中代表梅花形象的曲调在不同的段落中反复出现三次,由此称梅花三弄。乐曲表现了梅花昂首挺拔的不屈姿态以及傲雪斗霜的高尚品格,并借梅花洁白、芬芳和不畏严寒的特性来抒发人们对坚贞不屈之秉性、高尚情操的赞美。

笛声初起,便点缀出冬之肃杀、酷寒。接着笛声宛如溪水般缓缓流淌,营造出一种隐隐约约的、忽隐忽现的氛围。梅花一弄,笛声犹如山泉叮咚般清澈悦耳,仿佛梅花就在眼前,有的含苞待放,有的迎风舞羽翻银,生动极了。梅花二弄,笛声转为清幽寂寞,好像就在静静地远望满山梅树,静谧而遥远的,动静相谐,细腻传神。梅花三弄,笛声如山涧弹起的水花般轻盈,平添一份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进一步刻画出梅花不为雪屈、傲然挺立的形象。笛声慢慢复归平静、闲适,空灵飘逸,令人遐思无限。

晚晴沉浸其中,浑然忘我,宋朝才女李清照曾言“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如今才知所言非虚。此人的笛声可以深入花的心、悸动人的心。他在音乐上的造诣远胜于她也。

晚晴静静听完,应了一首平沙落雁。此曲盖取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初弹时琴声舒缓清丽,描绘了一幅极松、极静、极雅的秋江风景。接着琴声时而舒缓如流泉,时而急越如飞瀑,时而清脆如珠落玉盘,时而低回如呢喃细语,好比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返回顶部↑ 章节报错(免登录)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