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仗义除恶(1 / 2)

加入书签

购物完毕,沈奕筠提议去岳阳楼看看,众女一致高兴的赞同!我也就随她们的高兴而去。

岳阳楼作为岳阳城最著名的景观,早已天下闻名!

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盛誉的岳阳楼雄踞于岳阳城的西门之上,其气势之壮阔,构制之雄伟,堪称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名冠天下的岳阳楼构制独特,风格奇异。楼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柱高耸,楼顶檐牙高啄,金碧辉煌。远而瞭,恰似一只凌空欲飞的鲲鹏,尤显雄伟壮丽。

岳阳楼是以三国“鲁肃阅军楼”为基础,一代代沿袭发展而来的。唐朝以前,其功能主要作用于军事上。自唐朝始,岳阳楼便逐步成为历代游客和风流韵士游览观光、吟诗作赋的胜地。此时的巴陵城已改为岳阳城,巴陵城楼也随之称为岳阳楼了。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762年),堪称“燕汗大手笔”的张说贬官岳阳后,寄情山水,常与文人迁客登楼赋诗,以后,还有李白、杜甫、李商隐、李群玉等大诗人接瞳而来,写下了成百上千语工意新的名篇佳句,给岳阳楼蒙上了一层浓厚的文化意蕴。

岳阳楼真正闻名于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以后。

滕子京无愧为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名臣,他认为“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于是,他便请当时的大文学家范仲淹写下了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斯文一出,广为传诵,虽只有寥寥369字,但其内容之博大,哲理之精深,气势之磅礴,语言之铿锵,真可谓匠心独远,堪称绝笔。其中尤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成为千古名言。自此,岳阳楼更是名扬天下。

以后历朝历代的诗人作家在此留下了大量优美的诗文。甚至将来这里把酒临风,登楼吟咏视为人生必做的事情。

在岳阳楼近一千余年的历史中,几经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返回顶部↑ 章节报错(免登录)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