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妮小卖部(1 / 2)

加入书签

绥城不大,三百公里的狭长带,有人烟的地方不过三成,早五十年起就是妥妥的穷乡僻壤,难以撑得起一个城字,地图上都略过标注的地儿,后来因为附近通了省道成为次枢纽区,在哈月出生时,这片区域初步发展成一个类似于城乡结合部的地方。

有人流经过的地方,就有了工作机遇。

开饭店,开旅馆,拉着从南到北的过路人贩售牛皮帽子和玉石手链。有不少敢吃螃蟹的人都赚到了钱,这些“大老板”在回远方老家的年夜饭上把自己的致富经一传十十传百,有野心的年轻人都跃跃欲试。

西气都能东输,那么打南边来的有钱人怎么就不能让他们也富裕起来呢?

哈建国和赵春妮也是那一波从遥远他乡来绥城淘金的众多青年中的一对。

头脑空白四肢发达的他们想得很简单,做生意好啊,从人家兜里赚钱坐享其成,怎么都比靠天吃饭的务农强上许多。

不过时运就像是改道的黄河,未必人人都有发财命,绥城这破地方没几年好光景,“枢纽”了不到五年,附近先天资源好的其他城市又起了国道,高速,立交桥等眼花缭乱的新项目。

国家大力发展核心城市,绥城不再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香饽饽了,真正有远见的大老板们又带着钱重新去到下一个可投资的地方找商机,绥城到处都是人去楼空的萧条,就连哈建国和那个娘们都被穷跑了,但还有一些像赵春妮这样固执的人留在了这么个城不像城,村不像村的地方。

哈月家的店面是一间背靠烂尾楼的彩钢房,与废弃的绥城子弟小学隔着一条柏油马路斜斜相望。

“春妮小卖部”冬寒夏热,门外的垃圾桶内总是有过期辣条腐烂的味道,但也就是这个寒碜的小店面,让丈夫跑了的赵春妮独自养大了哈月。

用赵春妮的话说,这间店不仅没把她哈月饿死,还供着哈月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返回顶部↑ 章节报错(免登录)

书页/目录